你在这里

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代表中国参加阿塞拜疆外交大学国际文化节活动

        11月14日,阿塞拜疆著名学府外交大学的特色节日——第四届国际文化节在外交大学大礼堂成功举办。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代表中国参加此次活动。中国、德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英国等33个国家设立了展台,通过展品展示各自在人文、自然景观、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21个国家的青年代表还联袂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阿外交部副部长、外交大学校长巴沙耶夫、驻阿使团外交官、阿社会各界名人、新闻媒体代表等出席了活动,近两千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下午14时,文化展示活动正式开始。红火喜庆的中国展台在33个展台中格外引人注目。红红的大灯笼,鲜艳的中国结,传神的京剧脸谱,特色的文房四宝,神奇的民族乐器……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迅速吸引了各国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驻足观赏。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对于参观者的问题,巴大孔院的教师们都耐心而细致地进行了讲解。许多参观者拿起脸谱、毽子、葫芦丝、埙、陶笛和笛子等询问其汉语名称并现场学习如何使用。现场制作和赠送中国结的环节更是把展览活动推向了高潮,象征喜庆和吉祥的中国结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他们将中国展台围得水泄不通。通过对这些展品的了解,很多参观者对汉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院教师向参观者发放了巴大孔院联系卡,并介绍了巴大孔院的相关情况,欢迎他们来孔院学习汉语。

        外交大学校长巴沙耶夫特意来到中国展台驻足聆听中国民族乐器陶笛、笛子和葫芦丝演奏,副校长法瑞斯带着女儿来到展台前参观并合影。多家媒体记者也纷纷来到中国展台前捕捉精彩镜头。

        15时30分,文艺演出正式开始。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深邃悠长的独唱等特色节目,使得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巴大孔院志愿者教师们表演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秧歌舞《欢聚一堂》。当8名表演教师手持彩扇、身着鲜艳的秧歌服出现在舞台上时,现场观众无不被喜庆的中国红、浓浓的中国味所吸引。表演教师动作整齐划一、节奏优美流畅。《欢聚一堂》舞蹈表演,既体现了本次文化节的文化内涵,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形象。舞蹈结束后,两名身着长袍的教师在台上拉出了“中阿友谊,万古长青”的条幅,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也拉近了中阿两国人民的距离。18时,演出顺利结束。

        活动期间,多家媒体记者来到中国展台前进行采访。阿塞拜疆国家通讯社第一时间用中、俄两种语言刊登了对巴大孔院中方院长胡凤华女士的专访,阿塞拜疆国家电视台等主要媒体也对文化节的盛况、中国展台和中国舞蹈表演进行了报道。

        在本次文化节上,巴大孔院成功展示了中国文化,进一步扩大了汉语和中国文化在阿塞拜疆的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今后,巴大孔院还将充分利用各种平台,积极展示中国形象,为推广汉语文化和增进中阿两国友谊继续贡献力量。

阿外交部副部长、外交大学校长巴沙耶夫在中国展台前与巴大孔院教师合影留念

外交大学副校长法瑞斯带着女儿来到展台前参观并合影

外交部副部长、外交大学校长巴沙耶夫特意来到中国展台驻足聆听中国民族乐器陶笛演奏

参观者在中国展台前饶有兴致地学习演奏中国民族乐器葫芦丝

中国展台的工艺品吸引了各国小朋友

终于见到了梦中的“熊猫”,我们合个影吧!

中国折扇、穆斯林服饰相得益彰!

戴着中国脸谱的阿塞拜疆姑娘

参观者与讲解教师合影留念

巴大孔院中方院长亲自给来自阿拉伯的参观者戴上中国结手链

巴大孔院志愿者教师表演秧歌舞《欢聚一堂》

巴大孔院志愿者教师表演秧歌舞《欢聚一堂》

祝“中阿友谊,万古长青!”

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李晨旭  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