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su 发布
7月3日,由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主办、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阿塞拜疆赛区决赛圆满落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塞拜疆特命全权大使郭敏、巴库国立大学外事副校长沙黑·帕那霍夫(Shahin Panahov)、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阿方院长奥克太·扎里贝利(Ogtay Jalibayli)、中方院长罗晓志、记者代表李爱(Sevda Memmedova)以及阿塞拜疆赛区历届汉语桥冠亚军代表出席活动。
《郭敏大使致辞》
郭敏大使致开幕辞。她表示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伴随“汉语热”,越来越多的阿塞拜疆朋友加入到汉语学习的行列,以语言为媒介和桥梁,积极促进中阿两国民众相互了解、交流互鉴,为推动中阿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郭敏大使还高度赞扬了阿塞拜疆两所孔院在疫情期间线上进行汉语教学、开展各类中国文化活动的举措,最后祝各位选手赛出风采、赛出水平,取得好成绩。
《ZOOM在线形式》
巴库国立大学外事副校长沙黑·帕那霍夫(Shahin Panahov)先生在致辞中对郭敏大使及在线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了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对巴库国立大学的信任,介绍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的发展,表达了对所有参赛选手的美好祝愿。
《选手和主持人》
经过各高校初选,来自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外交大学、国立语言大学、总统直属国家管理学院的7名选手最终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演讲环节》
比赛分三部分:主题演讲、知识问答和中华才艺。受疫情影响,阿塞拜疆处于隔离期间,本届“汉语桥”采取线上演讲、问答,录制中华才艺视频现场播放的形式。
《答题环节》
演讲环节,选手们以“天下一家”为主题,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分享了自己的汉语学习经历、中阿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渊源以及团结抗疫的故事。选手们吐字清晰、神态自然、感情投入,感染着每一位观看的嘉宾和评委。
《中国画<竹>》
知识问答环节选手们从容不迫,轻松应答。中华才艺展示环节精彩纷呈,爱颜的中国画《竹》栩栩如生,冯悦演唱的《知否知否》宛转悠扬,米娜雅的舞蹈《十面埋伏》轻盈优美,陈薇的诗朗诵《再别康桥》声情并茂,萨达演唱的《明天会更好》荡气回肠,叶明娇的舞蹈《意难平》韵味十足,李玉的吉他弹唱《往事只能回味》回味无穷。
《舞蹈<意难平>》
经过三轮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巴库国立大学中国区域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米娜雅(Minara Tyutynik)获得冠军,将代表阿塞拜疆参加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决赛;来自外交大学的李玉(Mahammad Budagov)获得亚军,获得观摩全球总决赛的资格。
《歌曲<往事只能回味>》
本次大赛评委由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政新处主任徐晴、巴库国际海上贸易港口首席顾问、阿塞拜疆-中国合作联合会创始人、首任主席拉沙德(Rashad Karimov)、中国青年报驻南高加索里海地区记者站首席记者薛一博、华为阿塞拜疆分公司副代表杨子龙、MINISO 阿塞拜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莹、阿塞拜疆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姬花、安徽大学孔子学院专职教师王小溪担任。主持人由中国留阿学生会主席陈玉、巴大孔院优秀学员Afet Mammadova(艾菲儿)担任。
《评委会》
拉沙德(Rashad Karimov)先生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通过此次比赛再次感受到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传统精神,“汉语桥”是鼓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平台,选手们专业的表现让他看到了阿塞拜疆汉语发展的广阔前景。拉沙德先生特别赞扬了7名选手中唯一的男选手,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深造,为将来中阿两国的合作交流作贡献。
《汉学家拉沙德先生点评》
本次汉语桥全程在脸书(Facebook)直播,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观看人数创历史新高。观众们一边观看比赛,一边积极留言互动,大大提高了“汉语桥”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2016年阿塞拜疆赛区大学生“汉语桥”亚军爱依姗分享了他们全家一起观看直播,家人一边看选手才艺表演一边模仿的短视频,让人心生温暖。
《冠军米娜雅》
供稿:黄丽
供图: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