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ci.bsu on
巴大孔院作平台 多元文化勤交流
日前,一场围绕“中国哲学中的多元文化思想”主题开展的座谈会在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来自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阿塞拜疆国家教育部、科学院、阿塞拜疆凤凰文化协会、总统教育基金会、国家青年组织联合会、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等机构的代表及孔院教师代表近三十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巴库国立大学副校长阿依登·卡吉姆扎达作为校方代表向各机构代表表示欢迎,并强调阿塞拜疆自古以来就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各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与中国哲学中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契合。
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二等秘书郑海宁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宽容思想和人文价值”为题,阐述了中国重要的国家领导人在制定治国方针政策时对和谐理念的运用,以及中华民族向来秉承和谐、友好的对外交往准则,还高度评价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了汉语在阿塞拜疆的推广事业所做出的的努力与贡献。
阿塞拜疆国家教育部信息司代表叶利钦·萨尔达罗夫,同时也是此次座谈会的发起者,进行了题为“多民族社会的人文主义、宽容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发言。发言中他以宗教和民族文化多样的阿塞拜疆为例,指出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公正平等发展、传播人文主义价值观和民主化的重要性,文中还多处引用了中国儒学家黄俊杰等相关思想界、宗教界人士的理论成果。
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院士阿赫玛特·格沙莫何路则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阿赫格之路”——该理论为对中国“和谐”思想的延伸,是一套科学的数学理论体系,是将“和谐”思想运用到实践中的方法论,已经在欧美很多大型科学研究中心引起了广泛关注。阿赫玛特·格沙莫何路院士的这一理论在座谈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阿塞拜疆凤凰文化协会会长福阿德·马梅多夫热情洋溢的发言将座谈会推向了高潮。他高度赞扬了孔子思想对整个亚洲文化的影响,认为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福阿德·马梅多夫先生还认为全世界都应从孔子思想中汲取精华,用真善美来充实内心,与周围的世界和谐共处。
随后,巴大孔院外方院长奥克太·扎里贝利作了题为“现代社会中的多元文化”的发言,巴库国立大学东方学系中国区域学专业汉语教师宁方民、巴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代表王丹都就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在阿塞拜疆工作、生活的切身体会谈了谈自己对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理解。
最后,孔院教师代表高俊霞、赵浩强和学生代表尤丽可为各位与会人员献上了精彩的诗朗诵和歌曲表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此次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的座谈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座谈会的举办恰逢阿塞拜疆“多元文化日”。各方代表在会上畅所欲言,阐述了各自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并进行了热烈、友好的交流。中方院长罗晓志在会后向各位嘉宾表示,巴大孔院永远乐于成为帮助大家交流的平台。
供稿:孙彦 供图:韩茹冰、卢迪、梁二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