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孔夫子与尼扎米“千年等一回”

—记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尼扎米文学所“中国文化中心”开办仪式

        2015年2月4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举行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与阿塞拜疆科学院尼扎米文学研究所共同创办的“中国文化中心”开办仪式。中国驻阿使馆代表顾明、阿国家科学院副院长兼科学院尼扎米文学所所长依萨·加比贝里院士及科学院其他主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孔院中外方院长及部分中国教师4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依萨·哈比巴易里院士主持。

        仪式在两个场地先后进行。签字仪式在文学所会议室完成,中国文化表演活动在新成立的中心办公场地完成。依萨·加比贝里院士首先致辞。他指出,“中心”的成立不仅对文学所是一件大喜事,对阿科学院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给文学所对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它对中阿双方在其他科研领域的交流也将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致辞中,院士对“中心”现有的4名员工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她们尽快开始学习汉语,争取机会赴中国调研和研究中国文学,为中阿两国文学学术领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顾明作为驻阿使馆分管文教的负责人对“中心”的成立表示了祝贺,对中心成立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孔院阿方院长奥克太·扎理贝里先生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有关全球孔院的基本信息,以及巴大孔院在阿发展的情况情况。中方院长胡凤华在致辞中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中国的文化名人,他生活在两千多年之前;尼扎米•甘贾威生活在中世纪,是阿塞拜疆的文学巨匠和文化名人,今天孔子学院与尼扎米文学所的合作让两位跨越时代和国度文化名人实现历史性的“相逢”,真是“千年等一回”!她表示,孔院秉承服务当地的宗旨,一定会为“中心”尽早培养出汉语人才、文学人才、中国问题专家提供良好的平台作用和沟通作用。

        签字仪式结束后,依萨·加比贝里院士带领来宾一同参观了“中国中心”。“中心”内满眼都是中国元素,大红的中国结、惟妙惟肖的京剧脸谱、栩栩如生的手绘风筝和吸引着与会者驻足观看,孔院赠送的书籍整齐地摆放书架上,文学阅览室初具规模。参观过程中,院士欣然接受了阿国家电视台AZTV和ATV电视台的采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介绍了中心启动和发展的步骤,并指出中心的成立对中阿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仪式上,尼扎米文学所世界文学与比较语言学部主任古丽娜尔•阿卜杜拉别科娃教授也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代表中心还接受了孔院赠送的近百本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方面、汉语课本等书籍。

        活动最后,院士同与会者共同观看了由中国教师表演的中国茶道,一同品尝了中国绿茶。在清脆、幽雅的古筝伴奏曲下,两位身着旗袍的中国志愿者老师用幽雅娴熟的动作演绎了中国茶道,余味悠长的茶香,赢得了来宾们的一致好评。

        阿塞拜疆科学院尼扎米文学所成立于1933年,是阿塞拜疆最具权威的文学研究机构,由于该所所长还是阿科学院副院长,国家议员,孔院与该所的合作更加提升了影响力和传播力。

        活动当天,阿国家电视台AZTV等媒体对活动已经进行了报道。

依萨·加比贝里院士宣布活动开始

孔院和文学所签订合作协议

交换协议文本

依萨·加比贝里院士在中心发表演讲

依萨·加比贝里院士在中心接受国家电视台AZTV采访

与会者们品尝中国茶

 

                     巴大孔院刘永峰 李大壮供稿